关注我们:
欢迎访问某某公司网站!
印山民族小学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来源: | 作者:ysmzxx | 发布时间: 1822天前 | 1814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来造“环形山”
               
                       印山民族小学 易军
教材分析:
《我们来造“环形山”》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宇宙》第三课教学内容。本单元核心概念: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对于宇宙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落实到《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的具体概念则是“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学说。”。
教科书共两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月球的地形特征一环形山”;第二部分是“造‘环形山’”;第三部分是“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第四部分是“阅读资料一环形山的成因”。
让学生造环形山,是让学生以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环形山的成因。教学中设计了撞击法造环形山和探究环形山的大小。用撞击方法造环形山,自然会让学生联系到环形山成因的学说一撞击说。让学生根据实验的情况开展对这这种种学说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环形山的成因。
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造“环形山”的活动来帮助他们认识环形山,重点不是让学生真正找到环形山的形成原因,而是如何造一个相似的“环形山”,在“造山”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能做出有根据的推测。本课还提示学生,建立模型,提出假说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也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猜测。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析特点——猜测成因——模拟实验——形成新观点”科学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对陨石撞击说的质疑和验证时本堂课最有价值的地方。体现3个精神;实证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经历科学探索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带着疑问造“环形山”,并收集证据。
四、教学准备:课件,记录单,实验材料:沙、石子、小铁球、玻璃球、盘子、镊子、刷子。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2、课件出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3、出示环形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认识、了解。
4、观察环形山的特征。课件定格月球环形山的高清局部照片,出示思考题:“思考和讨论:这些月球环形山有什么显著特点?”
5.学生小组观察讨论。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并随机板书。(预设)“特征:大小不一、深浅不同、近似圆形、层层叠叠……”
二、成因猜想
1.提问:“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多少种可能?”
2.学生小组思考讨论。
3.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预设)“猜想:陨石撞击、火山喷发、月壳运动、月面陷落、人为挖掘……”
4、课件出示环形山成因的可能性。
5、揭示并完善课题。
三、模拟实验
1.选择实验内容。将可能性最大的猜想“月球环形山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作为进一步探究的项目。
2.展示实验材料。
3、拟定“造山计划”。
4.明确实验目标。模拟实验所要达到的基本效果:大小不一、深浅不同、近似圆形、层层叠叠……
5.明确实验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及思考:“实验要求:能在模拟实验中较好地呈现‘月面’环形山的特征。实验思考:(1)在实验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新想法?”
6.学生利用工具和材料分组完成模拟实验和相关思考,教师分组观察并指导。(预设学生活动时间为20分钟)
四、形成观点
1.模拟现象呈现,展示交流。
2.过程相互关联。引导:“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呈现出大小不一的环形山的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用大小不同的物品、投放的角度等制造出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从这个实验方法中我们可以推测撞击月面的陨石有什么特点?撞击过程有什么特点?”(预设:学生可能会说陨石的大小不同、撞击角度不同)……
3.实验过程质疑。
五、全课总结
1.获得实验结论。教师:“陨石撞击月面能形成环形山吗?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陨石撞击月面是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可能原因之一”。
2.后续学习铺垫。教师:“那么,月球上所有的环形山一定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吗?你是怎样认为的?”(预设:学生可能会对几厘米大小的月坑提出质疑。)教师课件展示“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的学说(参阅教材)”,学生阅读。
3.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造“环形山”
分析特征—猜想成因—模拟实验—形成观点
数目众多    陨石撞击
大小不同    火山喷发
深浅不一
分布杂乱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上课的内容是六(下)第三单元《宇宙》第三课时《我们来造“环形山”》。在第一次执教《地球的卫星——月球》之后,我开始对课堂的设计有了新的思考。《环形山》的教学让我收获颇多。
通过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有以下反思:
一、教学设计要有科学性
一开始,我认真了解和分析了教科书和教参,设计了教案,其基本环节为:了解月球环形山的特点——猜测环形山的成因——模拟实验(模拟陨石撞击)——分析阐述自己推测的理由——对照自己的猜测,阅读了解科学家对环形山成因的假说,并观看有关影像资料。 
在第一个班级试教后,由于在导入月球环形山和模拟实验这两个环节处理的不够得当,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至于最后的影像资料没有呈现。课后我诊断了这堂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
1.引入课题还可以更直接,不用铺设很多情节。
2.没有真正了解这堂课中模拟实验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3.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挖掘还需更深入。
这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科学证据下做出推测的能力,并让学生知道月球环形山的成因有很多种,科学家或者某个提出观点的人,在表述自己观点的同时必须寻找更有利的证据。这节课我们做的模拟实验(陨石撞击月球表面模拟实验)只是对其中一个假说的具体分析,其意义在于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的意识。
4.安排学生观看影像资料是个不错的设计,但是这节课由于时间关系舍弃了它,说明能对教材做适度的取舍,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预留出时间给学生们看。
我重新设计了教案。环节修改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出示嫦娥一号拍摄回来的第一张月面图,让学生观察了解月球环形山的特点——大胆猜测环形山的成因——选择其中一个成因进行模拟实验(撞击说)——讨论实验发现并交流,让学生知道这个实验只是为撞击说提供了一个证据,并不能就说环形山的成因是陨石撞击。教学思路的改变使得整堂课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探究性,突破了教本的束缚,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同时也培养和增进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二、实验和材料准备要有针对性
1.模拟实验的选择。
由于一开始教学设计中,我安排的是两个模拟实验(火山喷发和撞击),为了突出两个实验在本节课中的轻重地位,我选择让学生着重模拟撞击实验,其中火山喷发实验我只安排一组材料,让完成撞击实验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参与火山喷发这个模拟实验,但是在试上后,发现效果很不明显,而且操作起来有一点难度,所以我决定取消了这个模拟实验。模拟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证据意识,所以有侧重地选择和舍弃也是教学中的一种策略。
2.材料准备的选择。
(1)准备用面粉和沙子。由于前几天一直阴雨不断,不容易寻找沙子,而且找到的沙子用石子撞击沙面,发现效果不明显,所以临时想到用面粉代替沙子,不知道其效果如何,就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发现面粉撞击后效果很好,但一旦把石子取出来,造出的环形山的痕迹就被破坏了,后来就想到用沙子和面粉混合,这样实验效果还不错。
(2)在开始上第一节课前,我准备了各种大小轻重形状不同的物体充当撞击物。两个大球、四个大小轻重不同的小球、各种形状大小轻重不同的实物(小石块、小方块等)。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不难发现除了圆形的物体能制造出环形山,而其他形状的不能制造出环形山,这样学生就会思考,有可能是宇宙中的一些球形物质撞击月球而形成了环形山(或许这并不是科学的结论,但是学生的思维却得到了发展),说明陨石撞击说也存在着质疑(陨石也是形状各异的)。但这样安排学生在对比实验----探究环形山的大小的过程中,学生用了大量的时间去探究,用了差不多30分钟,这样下来学生的汇报交流这个环节就只能在课后进行,为了这节课的完整性,我又临时把撞击物改成一个大玻璃球,一个小玻璃球,这样取舍,学生探究时间在10分钟左右,接下来就可以大家进行交流,汇报了。
(3)准备使用镊子。这是我在第1节课上完后考虑到的。介于前一个班级学生在制造环形山时用手直接去拿去撞击物,容易破坏在面粉中留些的痕迹,为了更加客观真实的呈现学生制作环形山的成果,我就告诉学生用镊子夹取撞击物,使模拟实验尽量成功。
三、实验活动表设计要有操作性
之前我的实验记录设计的比较笼统,这样简单的两个大问题:
(1)你在造“环形山”这个模拟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2)请你用图画出“环形山”形成的过程。
老师们给我的建议是:我们科学实验课的实验活动记录表要有一定操作性,要直观要详细,如果只是突出大问题,对实验本身没有太大意义。因此我又对实验活动记录表进行了重新设计,表格如下: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