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关注我们: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快讯
党建活动简报
党务公开
组织机构
廉政文化
组织机构
制度方案
廉政快讯
心得体会
德育工作
师德师风
家校合育
魅力印山人
安全工作
校务公开
领导班子
办学目标
信息公示
工会建设
学生天地
美术作品
学生习作
社会实践
群星闪耀
教学研究
教改动态
教改资讯
研成成果
教师论坛
教学论文
案例设计
师道交流
新闻资讯
学校资讯
社会新闻
档案馆
19
欢迎访问某某公司网站!
教师团队
教育联盟
印山笛韵
20
网站首页
学校简介
学校荣誉
图片展示
视频中心
印山民族小学
网站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改动态
>>
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名师名校长风采
名师风采
名校长风采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快讯
党建活动简报
党务公开
组织机构
廉政文化
组织机构
制度方案
廉政快讯
心得体会
教育联盟
印山笛韵
校务公开
领导班子
办学目标
信息公示
工会建设
学生天地
美术作品
学生习作
社会实践
教学研究
教改动态
教改资讯
研成成果
教师论坛
教学论文
案例设计
师道交流
新闻资讯
学校资讯
社会新闻
档案馆
19
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来源:
|
作者:
ysmzxx
|
发布时间:
2178天前
|
1140
次浏览
|
分享到:
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
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2006-2007学年度)——玉屏县印山民族小学
历经两年,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已在我校全面实施开展。本学年,我校在取得的已有阶段性成果基础上,以“着力改革小课堂 逐步拓展中课堂 积极开辟大课堂”为研究重点,开始了第二阶段的研究。在各级课题组专家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全体课题成员的共同努力,我校的课题研究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将本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让课题管理科学化。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实验教师为成员的三级阶梯管理模式。并由专人负责,建立了校课题信息资料库,将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建档,使课题资料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为后期的研究、结题,积累了全面、系统、真实的文字素材。
二、以课研促教学,带动“三个课堂” 的有机结合。
1、着力改革小课堂
根据小课堂改革的基本策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征,我校建立了民主、开放式的课堂结构,并探索出适合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让语文小课堂务真求实、鲜活有趣。如:张小燕教师执教的《夸爸爸 赞妈妈》一课,就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如:田华老师执教的《树叶都是绿的吗?》一课,就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朗读教学法,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使学生明白只有留心观察,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
2、逐步拓展中课堂
在拓展中课堂方面,我校以活动为龙头,以四个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活动形式,使中课堂异彩分呈。如:每班设置图书角;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开设语文兴趣小组;成立小记者站、红领巾广播站,对校园动态进行真实、及时的采访和报道。并通过讲故事、做手抄报、辩论、演讲、演课本剧、出板报、创办班级简报等灵活多样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而拓展了语文学习空间。
3、积极开辟大课堂
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县教育局、卫生局进行焦点访谈;到各社区进行环保调查,并写出有一定深度的调查报告;深入家乡,了解家乡文化、习俗,争做“侗乡小导游”;参加玉屏一年一度的 “箫笛艺术节”文艺汇演;组织学生参加全县“迎奥运 树新风”演讲比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其次,开展校外写作活动。如:组织学生进工厂,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体会工人的艰辛;带领学生参观侗家桥、钟鼓楼,让学生广泛收集、吸收校外写作素材,拓展学生习作空间。
三、以课改为契机,加大课题探讨、交流力度
本研究阶段中,我校开展了多形式的课题研讨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在交流中寻找发展与创新。2006年4月我校四位实验教师赴怀化市舞水路小学参观、学习;2006年6月田华老师赴深圳参加全国小语发展与创新教育区域性写字教育观摩研讨会;2006年9月全县小学语文课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实验教师参加了上课、说课、评课三个项目的比赛;2006年11月我校实验教师到本县田坪小学进行课题探讨、交流;2006年12月张小燕老师、杨元花老师赴遵义参加第六届全国小语发展与创新课题研讨会;2007年5月我校实验教师赴六盘水参加全省小语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各种课题研讨活动,不仅让实验教师受益非浅,而且对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阶段成果
1、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教师的课研意识得到增强。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已形成了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新局面。
2、实验教师的理论认识得到提升。实验教师每天坚持理论学习,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用于教学。
3、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上课、说课、评课、课件制作、微型讲座、撰写论文等项项有能手。本阶段,我校教师共有42人次获国家级奖:其中,论文获奖19人次,优质课获奖3人次,说课获奖1人次,微型讲座获奖1人次,教学设计获奖19人次 。省级获奖42人次;地级获奖38人次;县级获奖64人次;校级获奖68人次。
2006年6月,我校教师田华同志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区域性写字教育观摩研讨会,由她执教的《归类识字教学》一课,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6年12月,在第六届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中,我校实验教师张小燕执教的《夸夸我的同学》喜获国家级二等奖。
2007年5月,我校张小燕老师参加贵州省小学语文优质录象课比赛,她执教的《说说我自己》一课荣获省级二等奖。同年9月,张小燕教师参加了贵州省思品优质课比赛,她执教的《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一课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7年12月,我校教师张小燕、熊英、田华一行三人赴江西参加第七届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讨会,并分别参加了上课、说课、微型讲座比赛,均获国家级二等奖。
4、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在这阶段的实验中,我校通过深化小课堂的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也开放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课题实验,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语文综合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如四(8)班的姚炫伊同学由一个害羞不敢开口说话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乐于交际、善于交际的好学生。
本学年度,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其中获国家级奖达51人次;省级奖39人次;县级奖104人次。
五、存在的问题
1、因学校经费紧张,学校投入课题实验的经费有限。
2、受地域条件限制,我校实验教师不能及时得到课题组专家的莅临指导。
3、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个别教师在实验中不敢“放胆”。
总之,我校的课题研究已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坚信,在课题专家的引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这一课题一定会在我校盛开娇艳花,结出金硕果。
二00七年十二月
上一篇:
玉屏县印山民族小学课题研究人员名单
下一篇:
田华老师在"决战大课堂"活动中做朗读技能展示
在线预约